top of page

Acerca de

乞嗤不斷 如何改善鼻敏感?

撰文:趙長成醫生
 

只要一轉季,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容易受到鼻敏感問題困擾。例如小朋友可能因鼻敏感而出現呼吸困難,感到鼻塞而影響睡眠質素,以及整天要抹鼻涕等, 如果情況嚴重更可能出現睡眠窒息症狀。

 

由於鼻敏感可以因先天和後天因素所形成,雖然因先天性而出現的鼻敏感很難「斷尾」,但如果後天因素能夠控制得宜,那麼小朋友病發的機會便會大為減低。

 

如何預防後天因素引致的鼻敏感?

由後天因素引致的鼻敏感,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 家居的致敏原

  2. 室外的致敏原

  3. 一些感染性的疾病

 

如以家居而言,積聚的塵埃愈多,愈容易誘發鼻敏感症狀,所以家長除了要勤於為小朋友清洗床舖外,還要拿走一些毛公仔和玩具,而床單、被舖及枕頭等易於藏塵的東西,則需要用60度左右的熱水清洗,每4天清洗一次就最好。

假如室外的環境較多塵,家長可能需要關上一部分的窗戶,保持空氣流通之餘,同時亦要減少塵埃。此外,減少感染機會也十分重要,因為一旦小朋友在學校裡出現互相交叉感染的情況,任何病毒也可以讓鼻敏感惡化。

 

除了減少接觸致敏原和感染機會外,我們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鼻敏感,例如早睡早起、進行適量的運動和適當飲食,對防治鼻敏感會有很大的幫助。

 

鼻敏感有機會不再復發嗎?

鼻敏感的治療需視乎病情對小朋友的影響有多大,如果影響屬於輕微,我們只需透過家居護理或控制環境因素就已經足夠。可是如果病情對小朋友影響較嚴重,令他經常感到不適,可能需要口服藥物的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會使用一些噴霧式鼻劑治療,以減少小朋友的不適。

假如所有環境因素受到控制,再加上藥物的治療,在大部分情況下,鼻敏感都可以成功控制,也未必會再次復發。

shutterstock_547710289.jpg
shutterstock_1400995370.jpg
shutterstock_1376156642.jpg

發燒時焗一身汗有助退燒?

撰文:趙長成醫生

 

坊間對處理發燒有一些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而最常聽到的是在發燒時焗一身的汗,病就自然會好。不過,這種說法又有沒有醫學根據和效用呢?

 

其實出汗絕對不會醫治到任何疾病的,而且此說法並沒有醫學根據。雖然有一部分小朋友在焗汗後可以退燒,不過同步100個之中有4 個小朋友,可能會因為焗汗而令他們的體溫變得更高,也有機會出現抽筋情況,而且即使退了燒,疾病也並沒有得到根治。

 

有哪些有效的散熱方法?

有幾種散熱的方法都很有效,第一種方法是根據物理原理,例如不要讓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以幫助散熱。第二種方法是用暖水或溫水替孩子洗澡。另外,可按醫生指示,讓孩子服用口服退燒藥,當孩子發高燒和嘔吐得很嚴重時,用一些塞肛門的退燒藥也可。

 

長遠而言,當孩子病情穩定後就需要多喝水,因為每次喝水也能增加小便量,自然有助散熱和排毒。

shutterstock_1800983923.jpg
shutterstock_1575847945.jpg

三個特點讓你知
你是否「怪獸家長」?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 狄志遠博士

 

雖然父母是天職,但不是「天生就識」。之前筆者跟政府高官討論現時家長的困難以及如何有效推展家長教育工作,席間大家都覺得要加強家長教育工作,因為現時的家長愈來愈「怪獸化」,結果是家長壓力大,孩子負擔重。

 

如果家長想判斷自己是否「怪獸家長」,可從三方面去評估:

 

  1. 你是否時刻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要求子女多學習及多操練呢?

  2. 你是否常常擔心孩子做錯事,怕他們面對失敗,所以給予子女多方面的保護呢?

  3. 你是否經常因子女的學業及日常生活而感到壓力,擔心子女事事做不好,以致自己情緒不安呢?

 

「怪獸家長」有一個問題,就是太著重子女的表現,特別是學業或成績方面。其實,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關心,就是親子關係了。父母與子女是要互立感情關係,而不是事工關係。在家庭中,我們多談情說愛,而不是默書測驗及考試。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促使子女健康成長的基石。

shutterstock_520444447.jpg
shutterstock_1686233815.jpg
bottom of page